警惕“定制证书”借助互联网野蛮生长


  近日,广东高考生曹某花3000元伪造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日前,记者在网络电商平台调查发现,多名商家表示可定制高校录取通知书。不仅如此,二代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高校学生证,甚至退伍军人证书、残疾人证等都可以定制。

  据报道,不少网络商铺不仅可制作各学龄段的学位证书,还能“办理”二代身份证、护照、社保卡、结婚证、军人证、残疾证、各国签证等,以及建造师证、教师资格证、会计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可谓是应有尽有,“明码标价”,按需定制,“神通广大”。

  “定制证书”是假的,但其后面的需求市场却是真实的存在。制贩假证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缘于旺盛的市场需求。“定制证书”猖獗折射监管盲点。我国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制售假证的打击力度,游荡在街头巷尾的假证贩子大为收敛,但却转战至互联网上,借助网络新技术,假证制售更加快速、隐蔽,制售假证利益链参与环节增多,流动性变大、交易更便捷……网络版假证升级换代,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满足各色人等不同目的的“定制证书”日益“买卖兴隆”。

  “定制证书”在网络上被任意伪造、买卖,以假乱真,不仅是对法律和诚信的严重挑衅,也是对社会规则及公共管理的蔑视,削弱了法定证件的权威性、严肃性,损害法律威严,也污染了社会风气。

  互联网“定制证书”猖獗,网络平台经营应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据《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通过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发现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应当向平台经营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若怠于检查监控,则可能会与经营者共同承担责任。“定制证书”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大肆叫卖,且还制作假公章,工商部门应及时予以处罚,必要时可以提请网站许可或者备案地通信管理部门依法责令暂时屏蔽或者停止接入服务。

  自亮剑“2020”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多地警方就结合公安部打击整治“假印章、假公文、假证件”违法犯罪活动的部署要求,查处了多起制作买卖假证的违法行为,表明了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假证制售使用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与魄力,也顺应时代要求。

  法治社会,决不允许假冒伪劣的“定制证书”借助互联网野蛮生长。一方面,我们要强化部门协作,加大对假证贩子网络揽客现象的联合打击力度,健全权威证件、学历、资格等信用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各行各业相关证件的防伪标识,用真技术不断挤压使用假证件的空间,督促网络平台对相关人员、店铺及时采取禁售措施,堵住网购假证的漏洞,对售假牟利者冒头就打,切断假证买卖的黑色产业链。

  另一方面,各单位要严格招聘程序,细致审核证件,大力破除“重证件不重才能”的的用人观,全社会建立良好的选拔招录机制,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公民的是非辨别能力和法律意识,摒弃浮躁功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是遏制“定制证书”泛滥的根本路径。



返回